发布时间:2017-2-4 16:20:45
结缘郑开一课,笃志新闻长路
——访优秀大学生记者胡华伟
作者 王艺涵
“在郑开,我才第一次见识到专业的媒体人是如何调整思路,把一次失败的采访转化成成稿的。”胡华伟这样回忆起自己2016年采访郑开马拉松男子组冠军的经历,这是他作为大学生记者第二次来到郑开赛场上,这一次,郑开为他上了难忘一课。
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刊过文,也拿下了郑开马拉松“优秀大学生记者”的光荣称号,在大学生记者中,他已然算是佼佼者。2016年,他免试参加郑开马拉松赛事报道,经过上一年的锻炼,面对郑开的大场面他镇定自若了许多,但这次,他却撞上了从未有过的采访意外。
他的采访对象是大赛男子冠军,埃塞俄比亚选手贝基卡,谁曾想,贝基卡一句英语也听不懂!一群记者顿时慌了神,连比带画也翻不过语言不通这个坎。“好不容易找了另外一名会说英语的同国选手,把贝基卡的话翻成英语,翻译再翻成中文。”层层转译,加上选手体力透支,采访根本无法顺畅进行。无法完成既定采访任务的他慌了,他决定向身旁的资深记者们取取经。
“为什么不把失败的采访经历整理成花絮?”记者的一句话点醒了毫无头绪的他,对啊,为什么不能干脆做成赛场花絮来报道呢?更鲜活的内容、更活泼的语言,花絮新闻照样能勾起读者想看的兴趣。转个视角,写新闻的路,也就宽了。“原来除了报社实习,就一直在学校写稿子,来到了郑开,才感受到大环境的颠覆。”人群过往如潮,赛场瞬息万变。不再有稳定的采写环境,不再有老师的全程呵护,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琢磨。新的报道很快出炉——《夺冠易 受访难》,这篇报道,最终顺利在《郑州日报》上刊发。
郑开马拉松作为一场国际性赛事,自然吸引不少大腕前来,汤唯、吴秀波……采访到大腕是每个大学生记者的期望。但比起来典型人的典型事,采访过冠军的他,却认为普通人身上的郑开精神更迷人。他遇见了连续参加了九届郑开马拉松的的六旬老汉李广州,老汉胸前写着醒目“林州红旗渠”。“我走到哪,哪就有红旗渠精神。”老汉跑得不算快,却很稳,他不关心名次前后,不在乎配速高低,只在乎能不能把家乡的荣耀带到终点线上。胡华伟被老汉朴实的想法打动了,“坚持,再坚持,平凡人身上的郑开精神,更能打动人。”之后的采访中,再大再隆重的活动,他也不会只顾台上风光,而忘了从熙熙大众里寻找别样的闪光。
四年前,胡华伟有一种“想写出来有力量的新闻”的新闻理想。四年过去了,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河南日报》《大河报》……这些名号响当当的报纸上,他都留下了名字。他是河南师大学生记者里的笔杆子,但想磨出锃亮的笔杆,背后是历数不尽的辛苦。
“无他,唯手熟尔”。反复练习是他写新闻的唯一诀窍,笔是他从不离身的东西,“急的时候,拽起来卫生纸也要写”他笑着说道。最忙的时候,他在校院两级宣传部和校报新闻部中身兼三职,全部的精力与耐心被他填补进新闻里的每一字中去。“有次在河南日报实习,要写的稿件所触领域很陌生。”他回忆道,“翻了一晚资料,到了开始写的时候,还是有半个钟头不敢轻易下笔。”他并不是打字不快,一键键敲,一字字抠,审了再审,慎而又慎。在大学生记者这个行列里,他待了已经快四年,也与新闻打了四年交道,依然把它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,对新闻的负责和较真,已经是刻进生活的本能。
弹指一挥间,郑开从最初5600名参赛者,到如今报名量突破10万大关,伴着郑开的成长,胡华伟也渐渐褪去初入新闻界的稚嫩,如水穿石,如沙聚塔,时间与汗水为他磨砺出闪闪锋芒,郑开更是其中的浓重一笔。“曾经想再参加一次郑开,为自己的四年大学画上个句号。”他除了郑开记录者外,还想做个奔跑者,却最终因考研未能成行。
“以后,还要坚持写下去。”从考场下来不过一天的他面有疲色,可一旦提起新闻,他的声音,坚定如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