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5-2-26 17:59:45
聆听郑开记者的声音
郑州大学 崔玥莹
刘俞希,郑大记者团的学生记者,在团长通知这项比赛后,就和团里其他几个记者报了名,她笑了笑,“由于在学校里学习了不少采编知识,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来检验自己,所以就报了名。”经过几天的忙活,又是采访又是写稿,和其他伙伴们分工合作完成了宣传方案的撰写。当结果出来的时候却出人意料,除了自己,其他人都被淘汰了。她低下了头“说实话,当时我并不开心,因为自己会很孤单无助,不知道接下来一个人的路该怎么走。”可是她的伙伴们都在鼓励她继续加油走下去,一直走到最后。“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我才能得到这个名额,既然它这么来之不易,我一定得好好珍惜。”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
顺利进入决赛后,刘俞希参加了培训,和不同高校的记者一起学习,她觉得组委会这样安排非常好,每个人各司其职,分工合作,互相交流能学到更多知识。培训期间她向一些资深记者学习了采访,写作和拍摄技巧,这令她受益匪浅。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,结下了深厚友谊,与他们的交流使不同学校的校媒情况可以交换,保持良好的联系。
很快就到了正式举行比赛的时间,3月29日,“我们凌晨2点就爬了起来开始准备,当时已经有志愿者还有工作人员陆续进场了,只有我们组还有另外一个小组在全程起点采访,看到另外一个小组采访的比我们好,我们可着急了”她回忆道“看因为采访提纲写得并不是很全面,所以采访时并没有完全按提纲来。”从2点到10点,将近8个小时,她的身影穿梭在各个赛道,忙着采访更多的运动员,志愿者和工作人员。熬了通宵,到后来已经筋疲力尽,嗓子也痛得说不出话,但她依然坚持继续奔波采访,采访结束后还有2,3个小时的车程回去,回去之后仍然不能休息,还得整理采访的资料。她庆幸的是采访工作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,运动员们和志愿者们都很配合自己的工作,毫无保留的分享他们的心里话。“我问了他们对比赛的感受还有收获,发现他们的心态都特别好,并没在意结果,只是一心享受比赛的过程。”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,采访中有一对老夫妻,已经连续参加了5届马拉松比赛,他们的运动精神令她感动。她还说,比赛的感染力无处不在,看见运动员开心的笑脸,自己都恨不得加入他们的队伍,“当然我是不会去参加的,因为跑不动!”她哈哈大笑道。
回忆当时,她十分感谢记者团给她的帮助,要是没有在记者团的采访,写稿的历练,自己不可能通过。她说,从选拔初期一直到赛事结束,无论是记者团的小伙伴,还是帮自己宣传的同学,与自己一起采访的记者,都一直鼓励着自己。她还希望学校有更多大学生参加这项赛事的宣传工作,使郑开马拉松办得越来越好。